研究发现腺病载体新冠疫苗诱发血栓的机制

 admin   2025-05-05 01:15   15 人阅读  0 条评论

对于研究发现腺病载体新冠疫苗诱发血栓的机制和一些相关话题网上都众说纷纭,那么新冠疫苗的凝血的一些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新华社伦敦7月7日电英国《自然》杂志网站7日发表报道称,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疫苗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后,发现有些人在接受腺病载体的COVID-19疫苗后出现这种罕见症状的机制可能有助于找到预防该症状并提高疫苗安全性的方法。

VITT是接种腺病载体的COVID-19疫苗后发生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和血栓的发生。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联合开发的COVID-19疫苗和美国强生公司子公司杨森制药公司开发的COVID-19疫苗都是腺病载体疫苗。

报道称,VITT与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些相似。此前的研究表明,VITT和HIT都与针对血小板因子4产生的抗体有关。但研究人员尚未了解这些抗体引起VITT的具体机制。

研究小组分析了5名平均年龄44岁的VITT患者的血清,他们都接种了一剂阿斯利康疫苗。结果显示,从这些患者的血清中获得的抗体与HIT患者的相同部位的PF4结合;在与10名HIT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VITT患者的抗体与PF4的结合反应性更强。强的。

研究小组认为,VITT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与PF4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随后通过血小板表面的FcRIIa受体激活血小板,可能引起凝血,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不过,研究小组也指出,这可能不是导致VITT患者血栓形成的唯一因素,其他血清因素也可能参与血小板活化。

该报告的作者之一、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员约翰凯尔顿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研究人员的下一步将是开发能够快速诊断和准确检测VITT的技术。

《自然》此次发表了未经编辑的研究报告早期版本,最终版本将在完成进一步的编辑和审核工作后发表。

本文对于研究发现腺病载体新冠疫苗诱发血栓的机制,和一些关于新冠疫苗的凝血的相关信息已讲解完毕,希望对诸位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hbshuangniu.com/post/10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