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的一些关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和盐酸氮卓斯汀片的作用的题,那就详细看完本文,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关于大家都关心的话题。
医疗脉搏指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喘息、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生并加重。伴随着可变的气流。其中约2/3为过敏性哮喘,约1/3为非过敏性哮喘。
作者高丽丽
本文由作者授权易脉通发表。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涉及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的慢性气道炎症。其特征是气道过敏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它是I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它最常见是由暴露于环境过敏原引起的,可引起典型症状,如喘息、呼吸困难和胸闷。患者一般有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史及家族史。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奥马珠单抗、抗组胺药等。
表1过敏性哮喘的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
分类
药品
防范措施
糖皮质激素
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泼尼松等
具有显着的抗炎、抗过敏、抗水肿作用。其抗炎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对松弛气道平滑肌无直接作用。可作用于炎症反应的多个方面,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通过诱导脂皮质素-1合成增加,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和白三烯等,抑制磷脂酶A2活性。脂质炎症介质的合成可以减少微血管渗漏,抑制粘液分泌,阻止炎症细胞的趋化和活化,增加表达气道平滑肌中的受体。可用于过敏性哮喘。
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喉不适、念珠菌感染等。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白内障、肥胖、青光眼、皮肤变薄导致皮纹瘀滞、肌无力等。
2受体激动剂
短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长效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
具有放松支气管、抗炎作用。它通过作用于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2受体,放松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脱粒以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它可以改善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减轻气道粘膜充血和水肿,缓解气道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研究表明,特布他林对肥大细胞膜的稳定作用大于沙丁胺醇,且长效2受体激动剂对肥大细胞膜的稳定作用更明显。可用于过敏性哮喘。
不良反应包括骨骼肌震颤、肌肉痉挛、低钾血症、头痛、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过敏反应等。
注意避免不同剂型的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等。
半胱氨酰白三烯是过敏反应中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它主要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和释放,具有促哮喘和炎症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拮抗其作用而缓解气道收缩,减轻气道炎症和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哮喘加重,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粘液分泌过多和粘膜充血及组织水肿等。用于过敏性哮喘。
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口干、咽炎、头痛、腹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等。偶见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肝功能异常等。可能发生。罕见的神经精神事件,如睡眠障碍、焦虑、烦躁、幻觉、多动、烦躁、攻击行为、抑郁、过度警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
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尼酮酸钠、曲尼司特、吡唑司特等
具有抗过敏和弱哮喘治疗作用,适用于过敏性哮喘。它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等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预防过敏。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心悸、咽喉不适或水肿、头痛、皮疹、膀胱刺激症状等。
生物制剂
奥马珠单抗
可用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
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如疼痛、肿胀、红斑、瘙痒、头痛、发热等。罕见的过敏反应通常在2小时内发生,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晕厥、低血压、荨麻疹以及咽喉或舌头的血管性水肿。寄生虫感染高危人群使用可能会增加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因此请谨慎使用。
抗组胺药
第一代扑尔敏、溴苯那敏、苯海拉明、酮替芬、赛庚啶等。
第二代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氮卓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依巴斯汀等。
第三代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枸橼酸地氯雷他定等。
具有抗过敏和弱哮喘治疗作用,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抗组胺药对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疗效,特别适合轻度季节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缓解鼻炎症状有助于改善哮喘症状。
酮替芬具有拮抗组胺H1受体、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的作用。其起效缓慢,一般需要用药2-4周才能显现疗效。它不用于哮喘急性发作。
第一代抗组胺药为镇静型抗组胺药,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抗胆碱能副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是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其中枢镇静作用明显低于第一代抗组胺药,且一般无抗胆碱能副作用。第三代抗组胺药抗过敏、抗炎作用增强,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镇静作用略有不同。西替利嗪略高于氯雷他定,氯雷他定对脑电波无明显影响。
参考
[1]支气管哮喘初诊治疗指南2018[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0:751-759
[2]抗组胺H1受体药物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使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1-168
[3]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结核病与呼吸医学杂志,2018,413:179-183
[4]王长征支气管哮喘表型[J]内科学理论与实践,2011,62:102-105
[5]魏美慧等.成人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呼吸重症医学杂志,2017,163:10-14
[6]陈德建过敏性哮喘免疫发病机制及进展[J]海南医学,2007,1812:167
[7]殷庆新等治疗真菌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95:299-302
[8]中国重症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结核病与呼吸医学杂志,2017,4011:813-829
[9]孙洪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药物[J]中华医学杂志,2011,110:57,61
[10]刘光辉规范支气管哮喘诊治[J]医学与哲学,2015,367B:22-26
[11]药学专业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046-052
[12]志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71-477
[13]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剂使用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4:373-374
[14]气雾吸入治疗成人慢性气道疾病专家共识[J]中华呼吸危重症杂志,2012,112:105-109
[15]中国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6-9
[16]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16,3113:973-975
[17]药物警戒新闻2018年第8期
[18]过敏性鼻炎诊治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17
[19]李军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2-463
[20]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9,573:164-171
[21]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J]中华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183:149-156
[22]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6:393-395
[23]哮喘儿童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18,3319:1460-1470
对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的相关话题,本篇文章对盐酸氮卓斯汀片的作用这样的内容已经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助到诸位!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