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阳了”后为何有人高烧,有人低烧?中大五院专家提醒这类人注意以及关于新冠有没有突然发烧的的题,大家都众说纷纭,让小编带来了解一下吧!
发烧是感染新型冠状病后的常见症状,但每个人的发烧症状都不同。有的人高烧,有的人反复低烧,有的人退烧几天后又发烧。低烧和高烧哪个更危险?为什么我反复发烧?近日,小编采访了中大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静,为热点题一一解读。
刘静主任正在工作。
南都+高烧或低烧严重吗?年轻人和老年人有什么区别吗?
刘静首先要明确的是,不能通过发烧的程度来判断COVID-19的严重程度。高烧不一定表示症状严重或病情严重,低烧不一定表示症状轻微。一般来说,年轻人抵抗力较强,体内炎症反应也较强,往往表现为严重发烧。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相对较轻,体温也没有那么高。
南方+老年人感染病后可能只是低烧,但也有可能感染肺炎吗?
刘静不排除这个可能。事实上,65岁以上人群,患有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患有肺、肿疾病、免疫疾病等的患者尤其要注意。
有一种肺炎我们称之为“无声肺炎”,是指患者已经患有肺炎,但没有高烧、剧烈咳嗽等肺炎典型症状。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但无需恐慌。所谓“寂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任何迹象,而是不容易察觉。
对于老年人,家人要注意监测血压、体温、呼吸、脉搏,有条件的可以监测血氧饱和度。如果老年人呼吸频率增快,即血氧饱和度93,活动后出现气短或胸闷,发烧3天以上或持续体温过低,或基础疾病不稳定,如血压、血糖不稳定等,应及时就医。
南方+为什么有的人退烧几天后又发烧了?
刘静有些患者退烧后以为病好了,不注意休息,导致病情复发。当人体免疫系统暂时控制局势并抑制病时,发烧通常会消退。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大意。应加强营养、充分休息,以进一步消灭病并产生足够的抗体。
南方+高烧和低烧如何应对?
刘静白细胞作为人体内的免疫“战士”,在与细菌、病等作斗争时,会产生热量,使体温升高。一般指南以温度高于385作为使用退烧药的标准。体温低于385不建议口服退烧药。建议用温水擦拭肘部、腋下、颈部、腹股沟等浅血管皮肤,帮助快速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每隔4-6小时口服一次非处方退烧药,同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个人情况有些人在温度超过38时可能会感到不舒服,还可能出现头痛等伴随症状。这种情况可以提前适当服药;当温度超过385C时,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如果有明显不适,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发烧可以退,就不需要吃药。
专家提醒,服用退烧药时,不要重复或过量服用,更不要与感冒药一起服用。另外,孕妇和6个月以下的婴儿需要避免服用布洛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有胃肠道和肾脏题的老年人以及有溃疡和炎症性肠病病史的患者也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氨基苯酚或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
【撰稿】南方日报编辑吴峰
【通讯员】蒋欣
本文详细解了“阳了”后为何有人高烧,有人低烧?中大五院专家提醒这类人注意的题和一些新冠有没有突然发烧的相关的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