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些网友想知道的中国气象局本轮京津冀强降雨历史罕见,邢台两天就下了相当于正常年份两年的雨和中国哪个省会降雨量最少的题,本文都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8月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
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230,较常年同期偏高09;广西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海南、河北、云南为历史第二高;新疆淖毛河北胡县、井陉县、河南林州等20个国家气象站单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7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1222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北京、河北降水量历史同期第三多,新疆次少;江苏灌云、福建福州等33个站点日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
值得注意的是,7月29日至8月1日,受“杜苏日”余环流北移影响,京津冀地区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为400至600毫米。北京西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局部面积超过600毫米。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在会上表示,京津冀降雨过程的强度超过了1996年“968”、2012年“7月21日”和2012年“7月21日”的强度。2016年的“7月18-20日”,历史上罕见。
北京街头,市民冒雨外出。照片/IC照片
张恒德介绍,本次强降雨过程有以下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这一过程从7月29日开始,8月1日结束,历时近4天,北京降雨持续83小时;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山西晋中、河南鹤壁、北京西南部连续两天出现大到特大暴雨。
二是累计降雨量大。北京西南部、河北中部和西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350600毫米,局地700800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达1003毫米;100毫米以上降雨量面积17万平方公里。
第三,降雨量极其极端。北京平均过程降雨量2765毫米,最大降雨量7448毫米,河北省平均过程降雨量1532毫米,最大降雨量1003毫米,均超过华北历史上3次极端暴雨过程;河北、北京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2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三日累计降雨量超过历史极值。
据介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个
首先,有丰富的水汽条件。第5号台风“杜苏里”减弱的低压环流携带充足的水汽与副热带高压外的东南气流汇合。再加上6号台风“卡努”的长距离输送水汽,两股水汽汇合,直奔华北平原。
二是高压系统阻塞。副热带高压和北部大陆高压脊分别位于降水系统的东侧和北侧。两个高压系统汇合形成高压“坝”,阻挡降水系统前进,造成京津冀地区长期强降雨。
三是山地地势的抬升作用。太行山和燕山的存在,迫使输送的水汽被山前的地形动力抬升。更多的水蒸气凝结成雨,增加降雨强度。
8月2日,河北涿州,救援人员使用冲锋舟转移遇难者。照片/IC照片
从极端天气应对来看,本轮京津冀地区强降雨历史罕见。累计降雨量大、极端极端,山区短时降雨强,造成多地内涝、山洪、地质灾害。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给京津冀地区的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一是降雨强度历史罕见,暴雨洪涝风险极高。据气象部门统计,降雨量达到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中部等地。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河北邢台临城赵庄、梁家庄,雨量10030毫米。正常年份,邢台市年总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短短两天时间,邢台就遭遇了相当于常年两年的降雨量。北京也有两个站累计降水量超过700毫米,远超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541毫米的极值。在如此特强降雨的影响下,很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积涝,将对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是山区短期降雨强度大,山洪地质灾害防范难度大。此次强降雨强度总体稳定,但山区局地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河北邢台、黔灵山、丰台、大兴等地均出现每小时超过10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北京市房山区、门头沟区平均降雨量较大。乡村、城镇和山区,在短时强降雨、强降雨条件下,土壤疏松,极易发生山洪、山体滑坡、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防御困难。
三是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京津冀地区防洪形势总体严峻。受京津冀地区持续降雨影响,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潮白河下游、北运河等地区域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其中,大清河流域区域降雨量异常偏多,达311毫米。比“968”特大暴雨洪涝期间全区降雨量多100毫米。区域降雨量全线大幅增加,给各子流域带来巨大的防洪压力。
红星新闻总编辑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何先锋编辑李彬彬
现在大家应该对中国气象局本轮京津冀强降雨历史罕见,邢台两天就下了相当于正常年份两年的雨和中国哪个省会降雨量最少有所了解了吧,欢迎大家关注并收藏本站,谢谢各位的支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