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瘦株”“干饭株”为何出现?专家提醒警惕新冠感染带来的消化道症状

 admin   2025-07-19 01:15   7 人阅读  0 条评论

这文章大家都想知道关于“暴瘦株”“干饭株”为何出现?专家提醒警惕新冠感染带来的消化道症状以及打了新冠疫苗后饭量减少的相关题进行解说,希望对各位帮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近日,“刀锋株”、“干米株”、“学习株”、“瘦身株”等不同笑话在各社交、朋友圈、微信群上流传。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感染新冠病后出现食欲不振、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张亚飞表示,网友点名的各种“株”,实际上反映了感染COVID-19后个体表现的差异。“感染COVID-19后身体的表现与人的免疫功能和基本生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有的人主要是发烧,有的人全身肌肉酸痛,有的人有呼吸道症状。这些状态都可能出现一个接一个或同时出现。”

他补充说,症状的程度和类型与身体的免疫力有关。免疫力好的人可能只会出现轻微的咽喉痛,而免疫力差的人则更有可能出现全身多种症状并存的情况。

“其实,新冠病对全身都有放射性,也会对全身造成损害。大家戏称的‘干米株’,其实说明病的力比较弱,或者说个人的免疫力低下。”病情好转了,感染新冠病后病情会进展得很快。过去,尤其是相比一些疼痛、高烧的患者,饮食并没有受到影响。”张亚飞解释说,如果发烧症状明显,连续几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体温升高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在这种状态下,人食欲不佳,能量摄入减少,体重自然会减轻。

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近期收治的COVID-19阳性患者中,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的患者非常常见。28岁男子小张就是其中之一,他因感染COVID-19出现急性腹痛而住院。此前无胃肠道基础疾病。12月22日,小张因难以忍受的阵发性胃绞痛到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检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经过补液、补钾、镇痛治疗后病情好转。

几天后,小张再次感到腹部疼痛难忍,27日晚被家人送往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室。这一次他的腹痛比上次更加剧烈,腰部一度无法挺直,行走也无法进行。医院急诊科将其转至消化内科观察治疗。

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胡祥鹏表示,多种病感染都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一些患者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在不断变异,腹泻一直是感染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一些‘阳性’患者经常出现的呕吐是通常是COVID-19的常见症状。症状的‘连锁反应’。许多人咳嗽剧烈,喉咙分泌物增多也会引发呕吐。”

胡向鹏表示,急性感染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患者休息不足,很容易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和出血。还有一些患者发烧,服用退烧药,可能会因为药物的作用而引起胃溃疡、胃出血。患有胃溃疡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受药物作用引起胃出血的概率较高。

为此,胡向鹏提醒,如果感染COVID-19后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持续,特别是出现便血或吐血,则表明消化道出血,必须去急诊室及时或消化专科就诊,以免引起贫血和休克。等待更严重的后果。

关于“暴瘦株”“干饭株”为何出现?专家提醒警惕新冠感染带来的消化道症状和一些关于打了新冠疫苗后饭量减少这类相关的内容,本篇文章已作了详细的解,希望诸位能喜欢!

本文地址:http://hbshuangniu.com/post/18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