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都关注自贸港时代海南旅游“全岛度假”正当其时和一些热带海岛形气候相关的话题,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接下来听小编的解吧!
中国网9月30日电自2018年“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以来,海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随着深化改革开放各项举措的出台和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海南无疑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去海南度假、免税购物逐渐成为内地人的时尚选择。在疫情尚未结束的今天,出国度假购物被无情地按下了暂停键,因此海南成为连接全国与世界的桥梁,无疑是度假的选择。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海南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近十年来,海南旅游度假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海南各县市。海南旅游度假、康养设施众多,许多品牌酒店也集中在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优势,海南旅游度假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一时间风头正劲。
然而,在建设旅游岛的过程中,海南也遇到了很多困惑,特别是在政策一致性和旅游声誉维护方面,备受诟病。“一日游陷阱”“无良导游处罚”“餐厅价格欺骗顾客”“天价机”“天价酒店房间”等负面新闻一度成为海南、三亚的标签极大影响了内地游客选择海南旅游。假期热情。
旅游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公众的共同参与、支持和维护。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借助各方力量,明确整体思路、客源定位和发展模式,将有利于海南旅游进入“自由贸易港时代”。对此,仍需要海南旅游管理部门和学术研究界的共同努力。笔者愿意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粗略的想法,以供参考。
1.海南不应仅限于旅游。
在我国,旅游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所谓的“旅游”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旅游人群也逐渐分化,甚至出现了半职业的“旅友”。人们普遍认为,当今的旅游是一种观光旅游。有人调侃旅游是“从一个你呆腻了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呆腻了的地方”。有人简单地将旅游概括为“上车睡觉,下车”。“汽车拍照”——有点刻薄,但很符合实际情况。
在国外,游客通常被称为游客,是指到一个旅游景点或著名地方的游客。它们包括参观、观光、短途旅行和考察等动机。最重要的是停留时间短。也就是说,游客不能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停留,否则就会有扰乱当地民众正常生活秩序的嫌疑。
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观光,而是希望在一段时间内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因此,出现了“假期”的概念。
与旅游概念中游览、观光、猎奇、探险等内涵相比,度假概念显得优雅、平静、悠闲。一般来说,度假者是经历过旅游的人。他们厌倦了在景点里奔波。你不再是在时间里奔波,而是在度假胜地悠闲地流连,沉淀下来,深入体验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甚至只是休息,面朝大海读书,放松身心,疗愈自己。仅举几例。如今,人们不再参加“欧洲十国游”等旅行团,往往是去奥地利、瑞士、冰岛等地一国度假。这是旅游向度假转型的普遍现象。
关于“度假”的定义,我非常同意和欣赏一位瑞士旅游专家提出的说法度假是一种心理和身体更健康、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可能不是很严谨,但用“生活方式”来定义假期应该更合适。
对于海南来说,应该提倡的不是“旅游”观光和短暂停留,而是“度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内地客人,尤其是东北客人,都有去海南做一段时间“候鸟”的传统,这其实也是一种度假。每年,他们至少可以休息十天半,长则停留两三个月。他们安排在海南岛度假和休闲。这完全可以成为内地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
2、海南度假不应仅限于三亚。
说到海南旅游度假,人们不禁会想到三亚、亚龙湾、海棠湾。很多内地客人只知道三亚,不知道海口。这不仅得益于三亚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得益于三亚多年来成功的城市旅游形象推广。毕竟“5S”是旅游度假的基本要素,而三亚基本满足了人们对于5S的想象和需求。
事实上,度假的要素并不完全是5S。生态环境、民俗风情都是度假的重要元素。比5S更重要的恐怕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和清新舒适的自由空气”。这两项并不是三亚的专利,而是整个海南岛共享的资源。
在海南岛,有很多地方可以满足您的度假需求。基本上每个市县的资源禀赋和度假休闲设施都不同。且不说东线的博鳌、万宁、文昌,西线的昌江棋子湾、乐东龙目湾等都已建成颇具规模和品质的度假酒店设施,各具特色。就连中线的白沙、五指山也建有各类酒店、民宿设施,以适应不同档次、不同需求的度假客人。长江七子湾风景区挖掘“中国西海岸”得天独厚的资源,将七子湾开元酒店日落观赏点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深受全国各地宾客喜爱并也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为了了解海南的各个海湾,我买了一份海南岛地图,发现海南不仅有各种“海角”,而且海湾多达68个。与游客云集的亚龙湾、海棠湾不同,这些海湾虽然名气不大,但大多安静美丽。附近的渔村、渔港民风淳朴,渔民淳朴善良,充满浓郁的海岛风情。这些无疑很受度假客人的欢迎。有趣的内容。
曾有一个武断的推论如果把整个海南岛称为“天涯”,那么“天涯海角”在海南随处可见,涵盖了整个海南岛,而不仅仅是三亚的“天涯海角风景区”。
诚然将三亚视为海南度假的“名品”,但三亚无法满足大量内地客人的度假需求,旺季一房难求。解决这一题的“破局”策略是推出海南“全岛度假模式”。
3、海南,该进入“海岛度假模式”了。
近年来,海南顺利完成环岛高铁、高速公路建设。近日,海南省政府批准了“环岛旅游公路”建设规划,还计划在旅游公路沿线建设一批民宿、客栈,这将使海南西一中线的交通量大幅提升。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将为“海岛度假模式”的推出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全岛各地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和手段过度开发。因此,各市县都完好地保存着“绿水青山”。海南中部的五指山、莺歌岭和西部的霸王岭都拥有良好的热带雨林资源。南渡河、昌化河、万泉河三大河流也构成了岛上丰富的水资源,再加上气候温暖湿润。热带季风气候、蓝天白云形成的晴朗空气条件已成为海南的常态。这样的居住环境对于内地客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目前已有不少内地购房者在海南中西部各地购房居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每年来海南居住一段时间的“候鸟”客人。这其实也是一种度假方式,从一个方面可以证明海南中西部地区发展度假产业的前景良好。
另一方面,从我国经济和消费发展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大量退休老人消费能力较高,正在寻找空气质量好、温度适宜、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地方作为短期或长期居住地。海南无疑是我国养生、度假的选择。我曾经遇到一位来度假的老人,说他本来就患有各种呼吸道疾病,到了海南后就痊愈了。这应该是温度和空气质量双重作用的结果。
至于住宿设施,我曾经看过杭州一家知名自媒体“西游”的一篇文章《说真的,海南不止三亚》,回顾了海口、文昌、万宁、陵水的住宿设施、琼海、昌江等地。对度假酒店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推荐棋子湾开元、石梅湾艾美、威斯汀、响水湾万豪、英迪格、云龙湾鲁能希尔顿等酒店。评价都非常好。也就是说,海南各地的住宿设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品质,具备了“全岛度假”的条件。
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各种风格各异的度假设施将出现在海南的东、西、中线,与三亚形成更好的集群效应,从而有效强化海南旅游度假产业的支柱。海南工业现状。
4.海南,“中国度假胜地”一定是你的。
说到度假胜地,人们往往会想到美国的夏威夷、日本的北海道、希腊的圣托里尼、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当然还有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群岛。这些世界知名的度假胜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海洋风光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在中国,海南岛可能是唯一可以与这些知名度假胜地竞争的岛屿。
香港也是一个岛屿,但面积太小,人口太多。适合旅游、购物,但不适合度假。台湾可能也有兴趣吸引度假者,但对于大陆人来说,它不具备长期停留的条件。因此,香港和台湾只能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能作为度假目的地。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00万,森林覆盖率超过50%。被誉为世界“为数不多的未受污染的净土之一”。再加上海南岛宜人的季风气候、海岛风光和黎苗民俗风情,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度假胜地相媲美。
此前,人们通常把三亚作为旅游目的地参加各种评选,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落后于云南丽江,排名第二。但如果把整个海南岛作为度假胜地,那么再苦,全国也没有第二个地方了。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海南是中国最好的度假胜地,没有之一。
本篇文章讲解关于自贸港时代海南旅游“全岛度假”正当其时和热带海岛形气候的这类内容,希望能帮助到诸位网友。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