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目标任务不动摇中央企业“抗疫情”“稳经营”双管齐下

 admin   2025-09-08 01:15   7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有些网友都想知道关于咬住目标任务不动摇中央企业“抗疫情”“稳经营”双管齐下和一些各企业抗疫情相关话题,下面就让小编详细讲解吧!

人民网-中国国有企业新闻网原稿

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总编王兴、王玉鹏、杜燕飞“国资委不会改变年初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2月18日,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表示,疫情对中央企业生产经营确实产生了影响,对交通、旅游等个别行业影响较大。

任鸿斌表示,疫情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中国是一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疫情影响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基本面。相信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并最终消除,这些行业的需求将会反弹并逐步恢复正常。2月18日上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赵世堂、新闻发言人夏庆峰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题进行了详细回应。

COVID-19疫情发生后,几家央企基本保障保障不供油、不供气、不限电、不限供暖、不停工、不涨价。有关央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以赴保障基本供应。供应。

任洪斌介绍,在油气安全方面,石油石化企业为湖北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确保湖北能源稳定供应;在电力保障方面,电力公司保持高水平运行,现在湖北每天有近2万名员工工作在抗疫一线,积极提供电力保障、人员技术保障、应急发电等向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等提供车辆、发电机资源。

在通信保障方面,电信公司推出了免宕机、慢宕机等服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推出5G智慧医疗服务,协助医护人员安全便捷地进行远程交接班、移动查房、远程视频会诊等。

在运输保障方面,航空运输企业迄今已累计执行赴湖北包机159架次,运送防疫物资8753吨、医护人员17840人。

在生活保障方面,中粮集团、中储粮、华润集团等粮油贸易企业全力保持大米、油品等粮油及副食品库存充足和正常供应。湖北省面粉、油、糖、肉、奶等物资保障抗击疫情期间价格稳定。价格上涨、质量不降、供应持续,中储粮湖北分公司储备的中央粮食可满足湖北6000万人半年以上的需求。

任鸿斌表示,央企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体现了国家队的责任。

从无到有到日产110万只医用口罩国企扩产转产保障重要医疗物资

“疫情发生前,央企在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方面基本没有布局。”任鸿斌在会上表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抓重点、救急”,积极投入保障重要资金医疗物资供应,迅速安排部署有条件、有能力的中央企业转产扩产。

从“白手起家”到每天生产110万只医用口罩,这家央企只用了两周时间。据任洪斌介绍,新兴际华旗下的3502工厂2月5日只能生产7850套,到2月16日已形成日产45万套的供应能力。目前其医用防护服产量全国第一。占总产量的1/3以上;国机集团苏美达已开始生产防护服,并正在逐步增产;国机集团旗下恒天嘉华截至2月13日已陆续开通11条平面口罩生产线,目前已形成日产110万只口罩的产能;中石化得知口罩紧缺。他们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寻找有能力生产口罩的下游企业,共同准备了11条医用口罩生产线,由中石化提供原料,通过这次合作,他们每天的医用口罩产量截至2月16日,人数已达62万人。

目前,国机集团、通用技术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正在快速开展研发生产。国机集团的平面口罩生产设备预计2月底实现量产,首批样机已经研制出来。成功。同时,这些企业也开始了医用N95口罩机和分层机的研发和生产准备,并将尽快投入生产,以解决目前口罩机和分层机的生产瓶颈。

除自行研发生产外,国资委还组织中央企业全面开展医疗物资境外采购。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华润集团发挥国家重要采购作用,积极从国内外采购各类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等保障物资,上缴国家以便统一部署。与此同时,26家央企利用海外机构优势,加大海外采购医疗物资力度。他们已向湖北捐赠了1744万只境外采购的医用口罩、618万套医用防护服、27万只医用护目镜。医用手套348万双。

新建改造100多家医院、研发COVID-19疫苗,央企全力支援抗疫一线

100多家专科医院、2万多名施工人员、500多名医护人员……任洪斌介绍,疫情发生后,央企承担了全国100多家专科医院的设计、建设和改造任务。国机集团所属中国IPTV第一时间对小汤山医院图纸进行修改完善,及时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建筑动员2万多名管理和作业人员参与施工,昼夜施工。电力、石油、通信等企业全力保障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如期竣工。与此同时,13家央企已派出所属医院5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央企近万名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中。在疫情一线,湖北各央企医疗机构均被列为当地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和疑似病例收治医院。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世堂表示,目前,国药集团、华润集团、通用技术集团等央企涉药企业正在各按照相关工作安排,着力推进针对COVID-19有效药物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据赵世堂介绍,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牵头研发出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并迅速提供给国家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等单位。和市疾控中心进行一线检测。目前已累计生产100万剂,在患者筛查和病检测分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研究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科技提出利用COVID-19康复者血浆治疗危重患者。该项目得到了科技部的紧急批准,并在国家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制备的恢复期血浆已成功用于治疗10名重症患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武汉、北京等地疫苗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目前,灭活疫苗的研发正在进行病培养,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已完成基因序列的合成,其他相关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仅一家央企就为中小企业减免租金13亿元。央企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与民营企业携手共克时艰。

“中小企业在疫情面前更加脆弱,央企将积极应对,在产业链合作等方面带头支持中小企业。”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刚表示,疫情给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从影响力来看,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保障基本物资供应方面有很多合作。央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彭华刚介绍,在保障基本供应方面,供电、供气、电信等行业都在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确保不欠费断电、断气、断机。中央企业正在积极落实这些措施,一些企业还采取了专门针对产业链的政策。比如,中国电信针对渠道商、终端商推出了20项帮扶措施,帮助合作伙伴尽快复工复产、恢复运营。

在积极加大业务支持方面,不少央企处于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积极复工复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复工复产。例如,国家电网已全面恢复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总建设规模超过700亿元,可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更好复工复产。

此外,央企还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现金流困难。彭华刚表示,中国电子旗下产业园——电光谷对园区自有房产和中小微企业减免部分租金和服务费。预计将获得豁免。超过2000万元。同时,积极加大对园区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华润集团、保利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减免旗下商场和商业项目春节期间的部分租金。其中,仅华润万家的租金减免就惠及全国14万商户,减免金额达13亿元;中国旅游旗下三亚免税城对商户实行全面免除房租、物业费的政策,并持续正式恢复营业,确保商户顺利克服短期经营困难。

彭华刚表示,在妥善处理与中小企业的法律纠纷,以及针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中小企业交货付款延误等题,国资委管委会将指导中央企业及时、积极主动,坚持共同克服困难、友好协商的原则。加强沟通,依法依规通过延期履约、修改部分合同条款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困难和题,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或避免损失扩大。同时,我们将共同探讨对策,规划长期合作,努力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关于咬住目标任务不动摇中央企业“抗疫情”“稳经营”双管齐下和各企业抗疫情的相关详细内容就解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各位持续关注本站动态。

本文地址:http://hbshuangniu.com/post/23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